陶晓晨,爱称“陶子”,是英语老师,同事们戏称她“桃子”,她做事麻利,性格开朗,真如桃子一样,让人觉得脆生生、甜蜜蜜。
陶子的家庭很普通,丈夫是医生,儿子读小学,她自己在初中教书。如果不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她的日子也就像三月里的暖阳,宁静安详。
这天晚饭后,陶子把屋里屋外收拾好,便坐到电脑桌旁,准备批改班上学生提交的作业。儿子走过来,如夜伏的猫,悄无声息。她瞥一眼,见儿子微鼓的双腮泛红,活像水灵灵的甜桃。
怜惜之情顿生,她爱抚儿子前额:“怎么啦?”声音一如既往的轻柔,甜得直透人心。“爸爸去武汉,已好几天没来电话了,今晚能有消息吗?……”陶子心惊,才觉得自己连日来的牵挂,也在孩子的心里酝酿、发酵。
一个星期前,凌晨时分,夜浓如墨,小城安睡。陶子就在此时获悉这个让自己骄傲的男人将驰援武汉。没有迟疑,她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她深知丈夫,多年的锐意进取,早让他习惯了勇立潮头,此番主动请缨出征,她信。
丈夫启程在即,陶子用红纸片剪成心形,没有彩绘,素笺手书“加油,珍重”,把它塞进行李箱。这是陶子这么多年来做的最浪漫的事。受命出征,轻装登程,丈夫行色匆匆,她始终平静如常。“就是一次出诊,只是跑远了点。”她觉得丈夫要安慰自己,倒先把话说了。生活如流水,早把她的一颗善心洗得纤尘不染。
送别之时,晨曦熏染,小城苏醒。陶子站在人群的最后,目光紧盯着那个朝夕相伴的熟悉身影,脑中回想着一路过来时丈夫的话:“我在武汉心中只装着病人,你在家里心中却装着学生和一家老小,难为你了。”她脸颊微赤,平静似水:“没事……会好的……”她明白,他们俩心中记挂着彼此,唯有做好手中的事,才是给对方最大的安慰。
安顿好后,丈夫和她约定:“入方舱时间不定,我给你们电话。”此后,两个人就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陶子是初三英语备课组长,她在网上组织研讨,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总结得失……她还是网课直播老师,钻研教材,制作课件,设计作业,反馈得失……一直站在网课教学的最前沿。键盘敲击出生活的节奏,镜头记录下勤奋的身影。白天上网课、处理家务,晚上处理学生提交的作业。充实繁忙,只在闲暇之时,才记起那个让她牵挂的人已有几天没来电话。现在,儿子的一句询问,自然也唤起内心那份蛰伏的思绪。
陶子站起身来,把孩子搂在怀里,“等等,说不定今晚会有电话。”儿子眉头挑了挑,使劲点头。她把孩子安顿在身旁看书,自己也打开了电脑……
蓦地,铃声骤响。陶子抓过手机,屏幕上显现出那个熟悉的号码。通了,手机屏幕上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脸庞,“每天半夜下班,你们早已入睡。今天调班,所以……”陶子眉眼舒展,一颗忐忑的心渐趋平静。儿子凑过来,小脸泛红,跟爸爸没说上几句,“妈妈白天忙,晚上还忙,她不陪我。”小子告状了。陶子笑着,平静地看着儿子嘟起小嘴,心海微澜。“放心,我没事。”陶子只在最后轻轻送上一句安慰,平和的语气,芳香如饴。她看出了屏幕里的那个人满是关切的目光中多了一份释然。
如今,丈夫已经回来了,陶子一家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仍是有条不紊地工作,浅笑挂在微微扬起的嘴角,让人如品香桃,脆生生,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