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服务 > 维权服务 > 优质项目

以艺冶情、以美育心,彰显艺术教育 服务教职工和社会大众的独特作用

发布日期:2021-08-11 14:08 浏览次数:

一、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目标

南京艺术学院工会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紧紧围绕新时代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积极探索服务教职工工作的特点规律,着力打造有创新、有实效、有影响,有持续的活动项目,努力创建工会服务教职工工作的新品牌。

工会在校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关心下,利用“教工之家”的硬件设施,依托学校各艺术专业师资力量,面向全校广大教职工定期举办多门艺术培训班。旨在通过培训提高教职工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实现以艺冶情、以美育心,推动广大教职工树立优良品德、塑造美好心灵、开创美好生活。培训班开办以来, 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的服务,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热烈欢迎、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成为展现工会新作为,体现工会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品牌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主要做法、保障措施、进度安排

艺术培训班自2011年开始,每个学期各举办一期,至今已连续10年未曾间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校工会围绕“举旗育人”行动,把艺术培训与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课程选择、内容设置、师资配备、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心筹划、科学组织、有力推进,做到以艺冶情、以美育心,彰显艺术教育服务教职工和社会大众的独特作用。

1.精选培训科目。我们在第一期就开设了国画、合唱、交际舞等大众性课程,根据教职工的培训需求,依托我校在音乐、美术、设计、传媒等方面的师资优势和设施条件,不断拓展培训内容,逐步增加到目前的书法、摄影、国画(山水)、国画(花鸟)、合唱、古琴、交际舞、民族舞、排舞、形体、服饰表演、摄影、布艺、围棋、瑜伽、太极拳、常用英语口语等近二十门课程。每个学期我们会根据教职工需要循环开设上述课程,每门课程安排十次教学,每周上一次课,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及下班前安排课程学习。

2.优选名师任教。我们选择了我校相关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担任培训教师。比如国画老师任大庆和李莉、书法老师荀海、摄影老师钟建明、布艺老师乔爽、合唱老师刘宗、古琴老师魏圩等专业领域的全国知名艺术家,尽管这些教师教学和艺术创作任务都非常繁重,但只要校工会发出邀请,他们都是无条件支持,充分体现我校教师德艺双馨、热情服务教职工的优良品德。

3.利用专业设施。为了保证培训课堂教学的专业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在不影响二级学院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各类专业教室,如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室、美术学院的画室、设计学院的布艺工作室、图书馆的多功能教室、舞蹈学院的练功房等,让学员们在专业的场地接受专业的培训。

4.激发学员热情。艺术培训班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教职工的热烈欢迎,一些热门课程的培训名额每期都供不应求。由于艺术学习和创作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教职工学习热情非常高,每期培训都要参加。截止目前,已培训教职工超过1000人次。

三、取得成效、推广价值

我校教职工艺术培训班在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校工会精心组织、专业教师倾情奉献和广大教职工踊跃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教职工艺术素养、精神境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1.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增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教育”功能。参加培训的教职工普遍感到在课程中收益颇丰,在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很大加强,他们的表演、创作热情高涨。校工会因势利导,适时通过组建艺术团体、组织演出和举办展览等形式,展示培训班的工作成果和我校教职工的良好形象。我们以合唱培训班女学员为基础组建了女教工“云之声”合唱团,邀请音乐学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坚持每周排练一次。合唱团现已走出校园,多次参加南京“紫金文化节”演出,与兄弟高校联谊,举办合唱音乐会,演出效果受到社会群众及合作院校的认可,提高了我校的美誉度。我们利用 “庆教师节、迎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培训班学员书画、摄影和布艺作品展,学员们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教学和辅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体验,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和个人风格的作品,抒发了爱党爱国的情怀。服饰表演是2019年开设的一门新艺术培训课程,因其在塑造女教师良好身形、提升内在气质方面的独特成效深受广大女教职工欢迎,现已形成了固定团队且有日益壮大趋势,工会以这批学员为基础成立了服饰表演协会,定期举办活动。参加培训的女教职工多次到社区、兄弟院校、政协等单位演出,反响热烈,广受好评。

2.培训班充分发挥了以艺冶情、以美育心的“感化”功能。培训班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充分发挥艺术对于净化情感、提高精神境界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人的道德培育,做到艺术培训与思想引领融为一体。比如我们在合唱培训中重点组织排练一些革命传统歌曲,使学员们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比如学员们开展国画、书法课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

3.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粘合”功能。通过培训班的课程教育、合唱排练、举办展览等活动,极大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不同部门、不同学院的教职工走到一起,大家认真学习、广泛交流、真诚合作、共同进步,广大教职工的心贴的更近,同志情、师生情溢满校园,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满满的正能量。

4.培训班充分发挥了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普及”功能。我校面向广大教职工举办的艺术培训班经过多年的开办,影响力也扩大到校外。近几年,经常有本校教职工家属、离退休干部、周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社区群众慕名想来参加培训,校工会根据教学空间也尽量开放一些名额满足部分人员进班学习需求。一些社会老年大学机构也向校工会请求专业师资力量支持,他们的要求工会都积极帮助落实,推荐我校优秀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去开授课程。这一系列举措延伸了培训班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充分研究教职工的艺术培训需求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更好地提升艺术培训的实效性和教职工的满意度;在培训班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南艺教职工艺术培训学校,提升培训的层次和组织度;努力探索开放办班的路径和方法,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扩大我校艺术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使更多的教职工和社会人士从中受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