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服务 > 维权服务 > 优质项目

智能化数字型植物工厂 劳模创新工作室春耕计划

发布日期:2021-08-11 14:00 浏览次数:

一、春耕计划项目介绍

今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原有的教学秩序发生了变化,学校推迟开学,师生居家授课与学习,活动范围因疫情影响而收到了限制,为了丰富了广大教工的业余生活,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工会联合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居家师生之间开展春耕计划,教师与学生利用自家的阳台或家前屋后的1米菜园开展蔬菜种植,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让师生居家享受种植和收获的乐趣,使教职工们在抗疫期间不出家门能享受到现代园艺技艺给都市的人们增添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成为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线上利用QQ、微信、学习通等平台、发放春耕计划的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咨询,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线下提供种子、种苗、资材等,为春耕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保障。4月份师生返校后,春耕计划延续至校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宿舍、校园有限的空间进行蔬菜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二、项目实施背景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化数字型植物工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9年9月,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劳模4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高级农艺师1名,工程师1名,团队成员来自观赏园艺专业、蔬菜专业、数字媒体专业、设施园艺等专业。该工作室结合苏州地方实际,推动创建智能化数字型植物工厂,为智慧农业发展供技术保障。学院工会充分发挥劳模的“传、帮、带”作用,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了“师徒结对”培养,培养了王镇博士、庞欣博士等优秀的教师和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服务于苏州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及技术骨干为引领示范,在技术攻关、课题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等创新创效活动中,成效显著。工作团队带领在校大学生申报了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项获得立项资助。2019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莅临我院调研期间,考察了智能化数字型植物工厂研究成果。同年申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叶菜类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获立项资助。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学院的支持下先后投入20多万元,在学院相城科技园100m2的植物工厂内开展研究与示范,同时在学校建设了20 m2家庭智能化蔬菜种植机展示厅,引进开发多款家庭智能化蔬菜种植机,探索了智能化数字型蔬菜植物工厂的种植模式和植模方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师生的广泛赞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发布,要求大中小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求劳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为春耕计划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项目目标

疫情期间,为了贯彻教育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工作意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工作部署,学校工会联合智能化数字型植物工厂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学院师生居家期间开展春耕计划,其目标是春季教工、学生居家采用自家的阳台或1米菜园开展蔬菜种植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种植蔬菜,美化家园的同时,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家人分享,打造阳台现实版开心农场,成为师生劳动教育实践课堂。

四、项目实施

1.启动

2020年4月13日学校工会联合劳模工作室下午在课耕楼一楼大厅,免费给100多位教职工发放了一套阳台蔬菜种植设备与材料,包括种植盆、基质、种苗若干。活动现场,教职工们按序排起长队,依次挑选并领取自己所需的设备与材料,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教工所提问题,现场指导阳台蔬菜种植技术,并在QQ和微信上发布了《阳台蔬菜种植技术图解》信息,细致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教工的一致欢迎与好评。本次活动既丰富了广大教工的业余生活,又推广了阳台蔬菜种植技术,使教职工们在抗疫期间不出家门能享受到现代园艺技艺给都市的人们增添生活的乐趣。

2. 推广

同时春耕计划在学生中得到了推广。学生在线上采用泛雅教学平台和腾讯课堂等理论学习和答疑,线下同学利用自家的阳台或1米菜园开展蔬菜种植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春耕计划的实施,让同学们在抗疫期间,享受学习与种植的乐趣,与家人一起分享春耕计划的成果。同学遇到问题随时线上咨询,而且可以多位老师咨询,教学相长,解决了疫情期间实践教学困难的问题,学有所用,培养同学专业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返校后,学校下发了线上教学课程的同时,组织开展了“春耕计划”线下活动,给每个宿舍发放黄豆芽种子和栽培装置,让学生们按照老师在线上布置的操作流程进行培育。有的学生第一次种植蔬菜,没有经验,就与舍友分工合作,每天早晚浇水、换水,拍摄视频,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感受种植的乐趣和生命带来的力量。种植类专业的学生利用校园有限的空间,种植蔬菜,从平整土地到播种、浇水、施肥,再到捉害虫、管理、收获,学生都亲力亲为。让“春耕计划”在校园内延续,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

3.解惑

学校工会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春耕计划的实施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和阳台蔬菜种植技术图解,发放到师生的平台上,让老师学生共同学习,同时利用学习平台和微信、QQ等开展线上咨询服务,解决师生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团队成员制作了阳台蔬菜种植PPT、阳台蔬菜种植图表等,利用多种方式,让大家学习如何种植,同时也提供种苗、装备助推春耕计划的完成。

五、取得成效

这次春耕计划的实施师生收益很大,同时社会反响很大,中国高校之窗作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教工打造阳台现实版开心农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育苗基地助力春耕复产”的报道,江苏教育做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春耕计划” 丰富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报道,荔枝网:高校返校后隔离期太无聊?这所学校的“宿舍春耕日记”了解一下,苏州教育台做了返校后的隔离生活,苏州一所高校将宿舍打造成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等相应的报道。

六、推广价值

春耕计划在苏州农职院校园继续延续,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了春耕项目,教师的阳台蔬菜继续进行,春耕延续到秋耕,校园内家庭智能化植物工厂展示区、1米菜园、学生的宿舍芽菜的种植还在继续提高了大家的种植乐趣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教育,切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值得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推广。

打印 关闭